您当前的位置:教育研究>>阅览文章

我校省、市“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顺利结题

时间:2016/12/22 15:51:34 来源:作者:宋航行字体显示:大 中 小阅读:1325 次

我校省、市“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顺利结题

1221上午,南京市教科所何炳均副所长、席晓圆老师、江宁区教科室汪圣龙主任、周华东老师和江宁教研室陶著强主任一行五人冒雨来到我校,为我校省、市“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成果进行了现场鉴定。

首先,孙克君校长代表学校和课题组向专家们汇报了两项课题的研究工作。他以“凝炼互动特色,提升办学品质”为引言,简单介绍了学校的发展情况。他说:“每一个教师都用行动诠释者互动特色、每一个学生都用表现践行着互动特色、每一次教育都用温情蕴含着互动特色、每一次成功都用汗水孕育着互动特色。”在江苏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农村小班化初中“班·家”互动创新性模式的研究》的研究报告中,他阐述了学校如何着力解决学生教育、家长沟通、社区交流的多向互动问题,用关心、爱心和信心叩开“班·家”互动的大门,立足校本活动设计,从理念到行动再到理念,逐步实现课题的课程化,从而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教师的能力提升,实现学生的终身发展。报告中的互动策略、家访记录、问卷调查、数据分析、成果展示和推广得到了与会专家的一致认可。

接着,张风雷副校长把南京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农村初中班化基于问题情境的互动课堂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情况向各位专家进行了汇报。他带领与会专家在我们学校网站或浏览展望、或驻足品味,无一不展示了我校问题情境下的互动课推行过程的智慧而为,小到一个环节的如何突破,大到一个策略的如何实施,都彰显了我们对课堂结构问题改革的潜心研究,都浸满了幸福的探求过程。在2013年南京市个性课堂展示活动中,市教科所沈曙虹副所长“野百合也有春天”的话语今天再次为我们课堂的改进画上了阶段性的句号。

在两项课题研究报告汇报完后,作为两项课题的缔造人之一,也是今天验收专家之一的江宁区教研室陶著强主任便迫不及待地接过话茬。他说:“再次回校,非常欣慰!看到学校的发展非常高兴!!”他对两项课题谈了三点想法。第一,课题的确立要贴合学校发展实际,真实践、真研究才能出真效果。课题研究是基于学校发展中的问题而设计的,只有认真去研究,学校发展才有活力,办学才有品位,学校才能迈向新高度。第二,学校发展的核心是文化。课题发展研究的校本化,让我们学校凝炼出了“淳厚”文化和互动特色,让教师专业能力得到了提升,办学效果得到了升华,社会效益得到了认可。第三,希望我校能以陶行知教育思想为指导,从文化融合角度研究“互动”特色,立足学生学习生活到家庭生活,聚焦细节研究,立足学校文化和家风文化,聚焦“融合互动”,深入浅出做好“淳厚”文化和互动特色的研究工作。

区教科室汪圣龙主任用“老话题,有新意”表达了对两项课题研究工作和成果表达的认可。他认为,从课题表达和成果展示上都充分说明了“班·家”互动和互动课堂的架构符合小班化合作学习和个性学习的理念,有较高的前瞻性,草根化的研究取得了明显的教育教学效果,区内已是的名校之一。

市教科所席晓圆老师用首应效应和常谈常新说明了她对这两项课题研究的认可度。因为刚进接待室门,她就认真地查看了课题研究的材料,对研究过程的真实性和丰富性给予较高的评价。

南京市教科所何炳均副所长用“立足问题研究实,深入实践成果丰”高度概括了对两项研究的看法。认为两项课题的设计抓住了教育问题的实质,研究做得很实,研究的价值也很大,对学生、教师、学校的发展都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在认可两项课题研究成果的同时,他们也提了一些建议:第一,文本中课题研究目标、内容、过程要前后呼应,成果表达有待进一步凝炼;第二,研究中的问题在广度达到目标后,对深度能否继续研究;第三,能否将两项课题重新整合做更深入的研究。

最后,南京市教科所何炳均副所长和江宁区教科室汪圣龙主任宣布两项课题同时结题。

本次课题鉴定会由江宁区教科室周华东老师主持。他希望我校能认真梳理课题研究中的心得,让家访的故事、学生成长的故事、教师发展的故事等成为更多教育杂志的系列故事,启迪每一个有待互动的课堂,启迪每一个班级和家庭即将开始的互动话题。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