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体验]敬畏自然
时间:2010/6/29 13:09:35 来源:作者:无字体显示:大 中 小阅读:928 次
敬畏自然
江宁淳化中学七﹙5﹚班 孙灿 指导老师:黄照霞
夜,很深了。可躺在床上的我翻来覆去,久久无法入眠。我一直在想: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这是歌手腾格尔《天堂》中的一句歌词。是呀,曾几何时,我们的家园—地球,如此多娇。
可是……在今天的社会,人类不断发展自己,而地球也在不断遭受破坏。
不知什么时候,我睡着了。我做了一个好奇怪的梦。梦中的背景是一个古朴的小院,隐约可见的葡萄架和盆盆花草,但我一眼瞧见了头上那片天空像一汪水一样,蓝的可爱。画面那么的静谧美好。明亮的小溪缓缓地流向山的深处,叮叮的溪水声在云霄深处缭绕。活泼、热烈的瀑布欢快地跃入潭水深处。
就在我欣然欣赏着美景时,世界好像爆炸了似的,整个翻了天。我拿了污染测量仪测了一下,我的天哪,污染指数250。当我对这个数字惊愕不已时,一阵狂风呼啸而来。来不及闭口的我,嘴里有种说不出的涩涩的感觉,吐出来一看,满嘴泥沙。见湖边有水,我赶忙用手捧起一些水,用来漱口。〝呸〞的一声,我吐出了水,那个水有一股腥味,又苦又咸。突然,我心口发闷,头晕目眩,我快无法呼吸了。
隐隐约约的,我似乎晕了过去。睡了好久,还是一场大雨冲醒了我。密密麻麻的不明黑色物体顺着雨水降落下来,四处散发着臭烘烘的味道,老天爷也哭丧着脸。好不容易,天终于放晴了。我以为终于有一片净土了,谁知抬头一看,天已不再蓝,而是压抑的灰色,老天也似乎是在向人类埋怨着什么,这就是所谓的报应吧!
我看到了一群悠哉悠哉的农民,于是问道:“农民伯伯现在正是插秧的季节,你们不应该在田里劳作吗?”但他们笑盈盈地说:“现在俺们村周围四处是工厂,我们都在哪儿上班,再说,种地能挣几个钱呀。”
小镇已经变成了工厂,我不敢想像机器轰鸣着毁灭小镇的情景,也不敢回忆以前,山水如画的景色。小镇消失了,想必,这世界上还有无数的小镇、无数的小庭院迟早一天也会是这样一副衰相吧。
以前,一路望见的都是广袤无边的“林场”。四处竖立着烟囱,微风过处浓烟滚滚,看见天空上的浓烟,我想起了儿时祖母给而现在,我讲的渔夫的故事,产生一个奇妙的想法,这些烟囱多像故事中的“魔瓶”呀?冒出的烟又多像“魔瓶中的魔鬼”。我真想化作那位勇敢的渔夫把“魔鬼”降服。而且还让它交出它隐藏的财富,为人类造福。
我还这么想着,只听“劈”的一声,瞬间天崩地裂。火山熔岩飞溅,不好2012来啦,快逃命吧!
“不要,不要呀。”我一下从梦中惊醒,太可怕了。
这是一个深奥的话题,人们心里深深的明白,行为上却一次又一次的迷茫。
人类与自然关系的现实命题,是共生、共赢、共荣,而不是征服、改造、索取。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既然是伙伴关系,朋友关系,那么要求人类在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必须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为前提,相辅相成。
就是要求人类的思维视点,不能关注在征服上、改造上、索取上而是放在共生、共赢、共荣上;
就是要求人类去爱护自然、保护自然,对自然抱有一种敬畏的心情,努力为失去平衡支点的自然界做些“亡羊补牢”式的修补或调整;
就是要求人类适应顺应自然,利用自然自身固有的运动规律,更好地创造美好的生活;
就是要求人类克服急功近利、自私自利思想,摒弃短视眼光,着眼现在,放眼未来,倡导并树立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就是人类最大美德的观念。
否则,自然将会用尽一切手段来报复人类,带给人类难以弥补的灾难。
善待自然,这是人类补偿自然的唯一办法
站点统计: 今天访问: 10486 昨天访问: 13133 本月访问: 92838 上月访问: 896060 访问总数: 24272175 会员总数: 157 文章总数: 19061
copyright ©南京市江宁区淳化初级中学 地址:江宁区淳化街道淳关路456号 技术支持电话:(025)52294723 校长办公室电话:(025)52290438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