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案例和教育叙事佳作欣赏
时间:2017/3/15 7:50:18 来源:作者:宋航行字体显示:大 中 小阅读:5233 次
一节没上完的课
下课铃响了,我心头一紧:这时间怎么过的这么快啊,还有点内容没上完呢,开学第一堂课就这样,真是不顺啊!我一边懊恼,一边回到办公室,手里的教材虽然打开着,本节教学目标赫然在目,脑袋里却在一幕幕地放电影。课堂上,我完全可以按着自己原来的思路和进度继续上下去,事先准备好的内容也能顺利地进行,可是面对孩子们一个个始料不及的问题,一双双期待的目光,我不那样上,还有什么方式更合适呢……
《人的生殖和发育》这一章的内容一直是众多生物教师捏拿不准的,上到什么程度和深度?如何去上?对这节课的研究有什么新的成果,或者说是这节课某某教师上出了哪些精彩的亮点?没有,一直没有,起码我工作至今的十几年没有听过一节关于这章内容的公开课或是讲座。课前,我搜遍了我能找的资料,包括网上,都没有找到可以借鉴的内容。1. 识别男女生殖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2. 识别精子和卵子,描述受精过程;3. 描述胚胎发育过程。看见这样的教学目标,大多数教师选择的都是传统教学方式,基于我国的传统文化和教育,基本没有人愿意去拓展或是深入。更头疼的是,这是开学的第一节课!
“上课!”就在我走进课堂的那一瞬间,我发现他们的精神格外的好,因为刚开学?因为这堂课?果然,刚坐下,就有一个男生怪腔怪调起来:“老师,这节课是自习吧?”“老师,这节课要回答问题吗?”呵,给我下马威了。“同学们,你们希望这节课怎上呢?”“你们的父母告诉过你们,你是从哪里来的吗?”这两个问题一丢,一颗炸弹炸开了。有的人说自己是从垃圾堆捡来的,有的人说自己是孤儿院抱来的,有人说自己是从妈妈胳肢窝里掉下来的,好一点的说是从妈妈肚子里来的。看上去这些答案很可笑,可是我真遇到过这样一个学生。她是一个高三的女生,物生班的,成绩很好,顺利考上了本科。一个学生物的居然不知道小孩是怎么来的,她天真的认为男的和女的结婚了,小孩自然就有了。我们给孩子们上生物课,到底上什么,难道仅仅是课本上理论的知识吗?光会背背应付考试就行了吗?我常对我的学生说,学好生物是为了了解自己,更好的去爱护自己,去珍惜生命,能把课堂上我教给你的东西运用到生活中去,做一个会生活的人。至于学生们刚回答我的答案,且不说是真是假,我知道我的这节课必须有改变,从学生们出发,从解决他们的问题开始。“你们在家敢把教材拿出来翻到第三页,光明正大地去看吗?你们敢把不懂的问题问爸爸妈妈吗?敢在饭桌上讨论人是怎么来的问题吗?”“不会。”“但我知道你们都想知道有关生殖的知识,肯定在家已经偷偷看过这个章节了(学生偷笑)。我们这几节课什么都不用避讳,问题拿到台面上说,光明正大地去说!有困难,找老师!”说完,我看了看学生,他们的眼睛里,有好奇,有羞涩,有挑衅,有疑问……“好了,让我们大大方方打开第三页第四页,自习阅读教材上的文字和插图,回答我男女生殖系统是怎样组成的。”
看上去,课已经向我安排好的方向进行了。到回答问题了,没有一个学生举手,跟我原先预料的一样,我点名回答问题,学生涨红了脸,就是不开口,这也是我预料中的,于是我假装说:“也许你有些字不会念吧?是睾丸的睾吗?”在我平和的语气下,学生终于开口说出了答案。我很高兴,大大表扬了他的勇敢,同时对大家说:“了解自己的人才会爱自己,爱自己的人才会爱别人.”忽然———“老师,处女膜在哪里?书上没有!”轰!第二枚炸弹引爆了!大家的目光没有投向提问的同学,却齐刷刷地指向了我,幸灾乐祸地欣赏我的表情,期待我的惊讶。发火吗?不能。批评他吗?不能。把他请出课堂吗?更不能。他忽然冒出这个问题是他信任我,何况我刚说过有困难找老师。问父母吗?上网查询吗?问我是他最好的选择。他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说明他在思考在学习,这样的学生我怎么能给他当头一棒呢? “要不,我先看看你们了解多少吧!” 在学生们七嘴八舌的时候,我的脑袋里飞快搜索着有关处女膜的知识。“处女膜位于阴道的起始处,也就是在阴道外口的部位,是具有上皮细胞覆盖的一层结缔组织膜,内含少量毛细血管,没有什么神经。该我考你们了,结缔组织有什么作用啊?”在我神态自若的回答后,我轻松地抛出上学期刚学过的一个问题,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起来。这时,课堂气氛轻松了很多,我借机又将正确看待处女膜的知识教授了下去,教他们做一个摆脱愚昧的现代文化人。同学们听的很认真,刚才那个提问的男孩若有所思。虽然这个不是本节的教学目标,可是教育不就该是随时随地,因材因时不断渗透的吗?难道要等错误观念形成后才去纠正吗?魏书生曾说过这么一句话:“走入学生的心灵中去,你就会发现那是一个广阔而又迷人的新天地,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难题,我都会在那得到答案。”这一插曲更让我明白:教育,无处不在。关爱,无处不在。
我很得意我的讲解,因为我发现学生们的眼光不再是质疑和羞涩,他们敢说话了,敢表达自己的想法了。接下来是男女生殖系统功能的知识点。有了刚才的两枚炸弹,同学们的问题更多了,当然都是书上没有的,“男性有雌性激素,女性有雄性激素吗?”“为什么电视上太监说话都那么怪?”“老师,什么是性周期?”“卵子是卵细胞吗?”“前列腺为什么会肥大啊?”乖乖,我暗自庆幸自己准备充分啊!要不我的形象在学生心中要大打折扣了。话说回来,我觉得学生们的这些问题提的真不错,如果今天不解决,这些问题说不定就会是一辈子的疑问了;如果不是在这堂课,他们还有机会问这些问题吗?教师是解惑的,解书中的惑,更要解学生心中的惑。
第二个教学目标,我采用了教材配套的视频。内容是精子和卵子的形成,以及受精的过程。刚播到一半,学生的手臂就举起来了,我知道,一枚炸弹就要出现了。“老师,精子是怎么进入子宫口的?”果然!请大家将书打开到第四页,哪一句话能回答他的问题呢?在另一位同学回答正确后,他还是不罢休,“那阴茎是怎么做到的呢?”怎么办,怎么讲?那个高三女生的情形再次浮现在我脑海里,还有新闻报道中的那些受伤害的女孩们……我若回避了这个问题,将失去一个极好的教育机会,于是我又向学生们灌输了男女性器官发育成熟的时间,不要过早性行为,女孩子要更好的爱护自己的身体,男孩子在生活中要多多照顾女孩子等等观念,我说的很认真,学生们听的更认真。爱生,不仅仅是一种感情,而且是一种活动,我对学生的爱在流露,自然,真切。此时离下课还有7分钟了,整节课的目标仅仅完成了一半,我心里有些着急了。
视频播放到精子和卵子的结合了:大批的精子在上行途中死去,只有极个别的精子能游到卵子附近……随着学生一声声的惊叹,我觉得我该说点什么了。“让我们来算算一个精子与卵子相遇大概的几率吧!”OK,学生们跃跃欲试。当算到后来,他们告诉我:“老师,这个得数太小了,不好算了。”“是啊,一个精子遇到卵子的几率微乎其微,当受精卵形成后,它就会发育成一个胚胎,而这个胚胎将发育成你。你说,这个生命来得多不容易啊!如果是另外一个精子,也许就没有你了。”“啊,真的,我们的生命太珍贵了。”“所以,你们要好好感谢父母,好好爱护自己的身体,那些自残,自杀的人可以说是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极不负责的人。学好生物,珍惜生命。”本来时间就不够,我还是给学生们讲了这些课本上没有的内容。话音刚落,下课铃就响了,还有一个目标尚未完成。
我该这么上吗?不这样上,学生们怎么能解决心中的困惑呢?教育家叶圣陶指出:“作为一名教师,只把功课教好还不够,最重要的是关心学生健康成长。”关爱学生,不应该是为了关爱而去寻找关爱的对象,为了体现关爱的目标去设计关爱的内容。真正的关爱是在教师的内心,一切为了学生,适时教育,适时改变。我想,教无定法还有一个意思就是说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从心出发,从关爱考虑,根据不同的学生随时采用适合他们的方法吧!
“老师,我妈妈从来没有跟我说过这些,我还能问你个问题吗?”一个女生打断我的思考。忽然间,我发现我虽然没有上完这节课,但是我给学生带去的是更大更有用的帮助,所以我不用责怪自己,我该感到高兴,学生们接受了我的传道,授业,解惑。解答完女生的问题,我在我的教案上添了一个新的目标:和学生交流,关爱别人,关爱自己。
我和冯戴和故事
———培养学生自信心的个案研究
我和这位孩子的故事从一张照片说起。在我校二(1)班门前的门牌上,有全班的集体照,还有班级的文明常规,最显眼的是这位孩子的相片。照片中她有些瘦弱、有些腼腆,却大方地注视着镜头,留给我们一个灿烂的笑容,那自信的目光在告诉我们:“我自豪,我是班级之星。”是的,这位叫冯戴的孩子就是二(1)班的“班级之星”。
冯戴是位插班生,在一年级上学期过半的时候来到我班,比其他同学整整大了两岁。虽然父母把自己的姓氏留在了女儿的名字里,但却没有尽到应尽的责任,长期不在孩子身边,也没有给孩子办理户口。孩子跟着七十多岁的奶奶靠卖报为生,生活很艰难。学校得知这样的情况后,破例地把已经耽误了两年学业的她迎进了校门。面对完全陌生的环境,她显得无助、茫然与孤立。同学主动接近她,她却冷冷地避开;老师主动给她发言的机会,她也总是一言不发。就像一只自卑的丑小鸭。当时,面对这样一个孩子,我真的有点困惑与无助,我该怎样帮助这个离我这么远的孩子呢?工作中,我不断地探索,寻求帮助这个孩子树立自信心的一些方法。
我是你的朋友
因为冯戴缺少与老师、同学的沟通,才导致了她对别人的不信任,从而孤立自己。因此,我注重师生心贴心的交心交友。让她体会到被重视、被关爱。尽量创造机会与该生进行沟通,因为该生在面对老师时,表现出逃避,要帮助她,就应该了解她,让她敢于跟我说话。在上课之前和课间的时候,我注意观察她的爱好和习惯。开始,她从不主动跟我说话,每次都是我主动去找她搭讪。在这个阶段,是以闲聊为主的,话题主要是围绕在我身上,我会跟她说起我的女儿、我的爱好。她好像也挺感兴趣。一段时间后,我们渐渐变得熟悉起来。话题从起初的闲聊,慢慢地过渡到她身上。我了解到了她的家庭。
随着沟通次数的增加,我希望她学会信任别人。同时,如果她能够信任我,对我以后的工作将会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建立我跟她之间的信任是十分必要的。除了课间的闲聊,我还给予她学业上的帮助。每次布置难度较高的作业,我都会主动地来到她的身边,逐一指导,使她能顺利地完成作业。时间长了,她不再把作业看作负担,学习也没有了畏惧感。更可喜的是,她对我渐渐亲密起来,有时还会主动问我问题呢。
你是可爱的孩子
在课题研究中,我了解到欣赏是“用心的感动”,它能够转化为无穷的力量,使学生正视自己的优点,懂得欣赏自己,欣赏别人,培养自信心。
拿放大镜寻找闪光点。冯戴来到我们班已经有一个月了,她已渐渐融入集体,下课时也能和同学们一起做游戏。在一次游戏中,一个孩子不小心摔倒了,手蹭破了。冯戴主动地带这个孩子到学校的医务室,帮助她处理伤口。看到这样一幕,我很惊喜。这就是我要找的“闪光点”呀!在接下来的课上,我向全班小朋友说了这件事,并表扬了冯戴关心同学、帮助同学的事迹,希望其他小朋友也要向她学习。当孩子们把掌声送给她的时候,冯戴显得有些不好意思,头微微低着。但那浅浅的微笑给了我莫大的安慰。时间长了,我发现了冯戴更多的“闪光点”。比如,她能够举手发言;她打扫卫生特别认真;她从不乱花一分钱等等。冯戴在我的赏识中,不断进步着。
学会自我欣赏。在孩子们的眼里,冯戴已经变了,变得可爱起来。大家都喜欢跟她在一起游戏、玩耍。有一天,我布置了一篇《夸夸我自己》的写话练习,让学生写写自己的优点,孩子们很兴奋,叽叽喳喳地议论着。冯戴却面有难色,我走过去,摸摸她的头,对她说:“在老师眼里,你是一个可爱的孩子。因为你有很多优点。好好想想,相信自己。”第二天,我收到了冯戴的作业,上面写着:“我的个子挺高,不胖也不瘦。我有一双大大的眼睛。我喜欢劳动,喜欢帮助别人,在家会帮助奶奶卖报,在学校还会帮助同学。老师说我很可爱。”
你是优秀的孩子
“你想要一个人有什么优点,你就怎样去赞美他吧!”教师对学生的赞美,也是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
一分钟赞美。而后的日子里,我一直关注着她,经常及时地赞美她。作业做得认真,我会奖励她一个小笑脸;上课积极发言,我会为她竖起大拇指……在赞美声中成长的冯戴,渐渐变得自信了。一次,我发现班上有些学生会乱扔废纸,就决定在班级挑选一个“小小卫生员”。我让孩子自己推荐,有不少孩子跃跃欲试。我向冯戴望去,她好像有些矛盾,小手举得低低的,又想放下。我向孩子们宣布,冯戴就是我们班的“小小卫生员”。我把牌子给她戴上,对她说:“好好干,老师相信你。”
把赞美写出来。冯戴的管理能力还挺强,班级的卫生情况有了很大的改观。班级还被评为“文明班级”。大家得知这个好消息,一致推选冯戴为我班的“文明小卫士”,得到了学校颁发的“文明章”,她的照片被贴在了教室墙上。我特意送给她一本漂亮的本子作为奖励。在本子中我写到:孩子,你的进步真大!尽情地展示自己,相信你是最优秀的!第二天,冯戴把本子递给我,原来她也写了一句话给我:“老师,谢谢你!我知道您很喜欢我,我会努力的。”从此,我就经常在本子上写下对她的赞美与鼓励。这本本子成为了我俩的“连心本”。
你是最棒的孩子
“让孩子担当重任”是促发学生树立自信心的重要发力点,我积极创造这样的机会,让她能勇于展示自己,体会成功的快乐。
告诉学生“你能行”。新学期开始了,班级进行班干部及课代表选举。我在“连心本”上鼓励她,让她勇敢地推荐自己。在班队会上,竞选的同学一个个上台介绍自己,最后,冯戴也上来了。她竞选的是班级的“劳动委”,她站在台上,告诉全班学生,她会认真干好班级的卫生工作,为集体争光。她得到了所有同学的支持,我也激动地举起手,支持她。相信她一定能出色地完成工作。
逆境中成长。冯戴的家庭条件很差,只能基本维持温饱。有时,当孩子们下课时谈到去哪儿旅游,过生日要什么礼物,在哪吃饭等等话题时,冯戴总默默地低着头。我知道这是她心里的一个阴影,我们不能帮她改变生活的现状,只能帮助她战胜自己,勇于面对困难与挫折,学会在逆境中成长。我有意在班级设计“怎样过生日有意义” 这样内容的口语交际,通过交流、讨论,引导孩子走出误区。在课堂上运用所学的文章引导学生理解“温室的花朵容易凋零,饱受风雨的花朵才能越开越艳”这样的道理。同时,我不断地在“连心本”上写下鼓励的话语,帮助她克服各种困难。
通过我两年的努力,冯戴克服了胆小、自卑等性格弱点,变得自信而优秀。现在每门学科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数学还考到了94分,字也越写越好。同时,她积极地做好“劳动委”的工作,受到了同学们的喜爱,被选为“班级之星”,照片光荣地展示在班级门牌上。在我们面前的不再是丑小鸭,而是一只展翅欲飞的白天鹅。
跳舞兰来到我们班
早春三月,幼儿园开展了“自然角”评比活动。家委会从花卉市场买来了各种各样的花卉,其中一盆跳舞兰孩子们特喜欢,它的叶子翠绿翠绿的,枝上挂满了黄颜色的花苞和几朵已开的花,像一只只跳舞的蝴蝶,显得很是生机勃勃。这是一种高雅而名贵的花卉,我希望孩子们在被它的外观吸引的同时,也获得一些养植植物的经验,并在这个过程中感知植物生长所需的条件,培养幼儿的爱心和责任心。
基本情况———跳舞兰的出现
跳舞兰在班级里一出现,立刻就引来了幼儿的围观和讨论:“老师,它叫什么?”“它的叶子大花儿小!”“我在植物园看到过!”……一个幼儿问:“它的黄色小苞会变成蝴蝶小花吗?”我说:“会呀,再过一段时间它就要开啦。”幼儿唧唧喳喳兴奋起来:老师,再过多长时间?怎么才能让它快快开呢?”“对对,怎么样才能让它快点开啊?”我说:“这就需要我们大家的照顾啦。该怎么照顾呢?”我刚说完,可乐就说:“每天浇水呗。”其他小朋友附和起来:“对,浇水。”
在幼儿看来,照顾跳舞兰就是要给它浇水,这和我所预料的一样,按照原来的计划我要问幼儿“一个星期浇几次水?用什么浇?由谁来浇?”之类的问题,但在实际中我没有提问。因为我想让幼儿在实践中自己发现这个问题并去解决,使他们不但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跳舞兰来到我们班后,幼儿的积极性挺高,天天都有人给它浇水,还经常凑在一块谈论开花的事情。有一天,小雨一边浇水一边问身边的丁丁:“哎,你说这跳舞兰的花朵会变成蝴蝶吗吗?”丁丁说:“老师说能,应该能吧。”小雨说:“都那么多天了,怎么还没变出来呢?”丁丁挠挠头:“我也不知道,会不会是水浇得太少呢?”小雨点了下头说:“我想应该是的。”接着,她把满满一大杯水全倒进了花盆。可乐正在喝水,就把剩下的热水也倒进了花盆:“我再给它多喝点。”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好多幼儿常常趁着自己喝茶的机会也倒点给跳舞兰“喝”,再接下来,跳舞兰渐渐变得枯萎、凋谢,挨着土的地方开始溃烂,叶子变的暗淡无关,已经失去了原来的生气。
在这个过程中,每当看着幼儿走向“错误”的时候,尤其是当跳舞兰逐渐枯萎时,我就被矛盾的心理煎熬着,对生命的疼惜让我感觉很心痛。一方面我要给幼儿一个正确的答案,因为我是老师;另一方面,我应该让幼儿自己体验错误,最终达到更好的教育目的。当我看到可乐用热水浇花时,我真想走过去制止他,但我还是控制住自己,因为我知道,我给幼儿一个正确的答案,幼儿就会失去一个自我发现问题、自我寻找答案的机会。所以,作为老师,我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感,要学着把机会还给孩子,事实上这是一个不应该出现的问题,但在这个过程中,却没有一个幼儿提出这个错误,说明在接近两年的幼儿园生活中,有些细节可能因为太过寻常而被我们忽视了。
主要问题———跳舞兰生病了
跳舞兰的花朵不仅没有开,在大家的“照顾”下,反而日渐枯萎,这个现象逐渐引起了越来越多幼儿的关注。连着几天,都有幼儿陆续来问:“老师,跳舞兰怎么了?”“它的叶子没有水分啦!”“它怎么不绿了呢?”“会不会是生病了?”我顺着幼儿的回答说:“是的,跳舞兰生病了。我们该怎么办呢?”汪芊贝说:“生病了要打针吃药。”黄洋说:“花又不是人,会吃药吗?”瑞瑞:“我看到田里的禾苗生病了,农民伯伯就背个壶给禾苗喷药水,跳舞兰也应该这样吧?”边上的一个幼儿插嘴说:“那该喷什么药呢?妈妈说不能乱吃药的。”瑞瑞:“那就找医生看看再开点药。”这话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对,找医生看看。”颜说:“我爸爸是医生,可是他只给人看病呢。得找专门给花看病的医生。”这时候,我说:“我知道有个金宝花卉市场。要不我们上那看看去?”“好!”大家一致同意。“那我们到了那儿,要是苗圃的医生问我们跳舞兰哪儿不舒服,我们该怎么说呢?”我问。听了我的话,幼儿七嘴八舌的议论开了。叶子枯萎了。有的叶子边缘开始变干了。”“有的叶子都变黄了。”“下面的茎有点黑了。”“蝴蝶花有的掉了,小黄花苞也有的掉了,现在看起来干巴巴的。”“那是萎缩了。”
分析———园林老师的诊断
在这一个阶段,幼儿得到了多方面的锻炼。首先是观察能力,幼儿对跳舞兰的外形变化观察得细致入微;其次是语言表达能力,对于跳舞兰生病的症状,幼儿能用比较顺畅的一句话表述出来,对“萎缩”、“枯萎”、“干巴巴”等词的运用恰到好处。同时,我联系了苗圃的师傅,为幼儿的探知行为给予必要的支持。
次日,我请来园林师傅,孩子们看到了园林师傅不由分说地冲了上去,围着他急切地说了起来:“叔叔,我们的跳舞兰生病了!”“叔叔,跳舞兰的叶子都发黄了,这是怎么了?”“它的根好像也烂了。”……园林师傅听了孩子们的介绍仔细观察了跳舞兰的情况,得出以下诊断结果:
1. 缺乏营养。跳舞兰是喜肥花卉,但不宜过多,要薄肥勤施,可施点磷钾肥。
2. 土质不行,太硬。跳舞兰喜疏松、透气、排水良好的土质。应该每年春天换一次土,最好购买跳舞兰专用土栽植。跳舞兰专用土是腐叶土,极适合跳舞兰的生长。
3. 光照偏强了些。一般早春开始稍加遮荫,以后不断加大遮荫程度,8月又要逐渐增加光照。每隔一周应调换一次花盆位置,将花盆转向180度,确保叶面排列整齐美观。
4. 有轻微烂根症状。泥土太硬结板、浇水太多、或者肥料烧伤其它烫伤都可能导致烂根。平时要控制浇水量,掌握不干不浇,盆内不积水的原则。一般春夏每天浇一次水,要浇磁化水、雨水、雪水及活水。
我抓住时机也提了个问题:“小朋友爱喝开水,跳舞兰也爱喝开水吗?”
园林师傅笑着说:“可以啊,不过要用凉开水。用凉开水浇花,能起到花蕾早现,花色艳丽的效果。不过不能经常用,不然会营养不良的。如果开水烫的话,会烫坏它。”我发现,可乐和几个幼儿露出了不好意思的笑容,有些脸红了。
指导———大家来当医生
针对诊治结果,幼儿开始研究给跳舞兰“治病”的具体办法。首先,解决土质的问题。根据园林医生的建议,幼儿决定把跳舞兰的土换掉。但腐叶土从哪来呢?我们请园林师傅帮忙,园林师傅笑着解释:“腐叶土是植物枝叶在土壤中经过微生物分解发酵后形成的营养土。到方山的树林下面就可以直接挖取到。”幼儿这次有了些经验,他们又仔细询问了换土的方法,还有去除烂根的方法,并针对上次的诊断结果,又提了许多问题,积累了一定的种植知识。虽然那天春意料峭,比较寒冷,但每个幼儿都一脸微笑地忙碌着,看着他们被冻红的小脸真让人感动。
在这个过程中,幼儿自己去和园林师傅打交道,有利于培养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同时,他们也总结了经验,对将要做的事情有了初步的计划,避免了来回跑西山苗圃,这不能不说是他们的进步。我原计划帮助幼儿,但是他们的一句话改变了我的行为。他们说:“老师,我们自己能行,你别管了。”可见幼儿渴望做事的愿望是多么迫切。事实证明,他们是行的。
其次,针对营养缺乏的问题,幼儿展开了讨论。瑞瑞说:“师傅说了,要用磷钾肥。”天天说:“可是这到哪儿去弄呢?”可乐说:“瑞瑞,你不是说看到过农民伯伯喷药水吗?你认识他们吗?”有几个孩子也凑了上来:“对,在农村就有。谁的家在农村的?”几个幼儿叫了起来:“我爷爷在农村!”“我星期六要回乡下的!”“我去拿!”这个问题就这样解决了。
本来我想买肥料的任务可以发动家长来帮忙,发个家校通就行。没想到幼儿有他们自己的思维方式,认为肥料和农民、农村是联系在一起的,并用自己的方式解决了这个问题。因为尊重了他们的意见,所以幼儿在后来的活动中表现出了更加强烈的主动意识。
最后,是解决浇水的问题。如何解决“水浇得太多。平时要控制浇水量,掌握不干不浇,盆内不积水的原则”这一问题呢?幼儿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最后一致同意:由值日生负责浇水,每天早上浇一次。照顾跳舞兰是一件长期的事情,该由谁负责呢?他们先是进行了讨论。小小说:“我们应该先知道谁来浇水吧?”“我是值日生,我来浇!”“我也是,我来!”“我来!”幼儿争论起来。我说:“我们每天有五六个值日生呢,每个人都来浇吗?”“不行,那样还象园林医生说的,水浇太多了,跳舞兰会生病的。”一个幼儿反对。此时,幼儿就象泄了气的皮球,不知如何是好。忽然,有个幼儿说:“我们做一个牌子不就成了。”“怎么样的牌子?怎么样的牌子?”气氛再度活跃起来。可乐说:“好主意!那设计牌子的事情由谁来……”我的话还没说完,幼儿就急急地说:“我们会来的!”尤其是那个出主意的幼儿叫得最响。事前,我按照一般的思维,想引导幼儿选择轮流浇水的方法,但没考虑到他们会想到做牌子的方法,此时我又一次尊重了幼儿的选择,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主动学习与发展。
接着,几个热心的孩子设计了牌子,他们每个人都因想用自己设计的牌子而争论不休。我发愁地说:“怎么办呢?”一个幼儿提议:“我们来选一选吧。”孩子们都表示同意。选举开始了。参加设计的幼儿把自己的设计图展示给大家看,并进行讲解。在设计图中,有三幅图比较突出,都得了20票。怎么办呢?“老师,一个牌子表示浇水,一个牌子表示施肥,剩下的一个牌子表示给花盆换位置。”一个幼儿大声叫起来。“这个办法好!”“对,这个办法最好啦。”
于是我们分别确定了浇水、施肥、调换花盆位置的牌子,并按照幼儿的意见,添上了文字。这样,三块颜色、形状、风格各异的设计图就出来了,幼儿十分地开心。接下来的几天,幼儿谁浇完水就将牌子挂在旁边,谁施了肥水,换了花盆位置也都将牌子挂在跳舞兰旁边。后面的小朋友看到了,就不再去重复了。没过几天,幼儿发现了新的问题:“老师,有人浇了两次肥水了。”还有花盆位置的调换,也经常搞错。我说:“怎么解决?”经过征求意见,最后他们得出解决方法:每个星期一换位置和浇肥水,星期五由值日生收回牌子,这样就不会搞错了(因为这两件事每周做一次即可)。
孩子们还接受了园林师傅的建议,看到叶子有灰尘了,就用干净的湿毛巾轻轻擦拭,以保持叶面清洁,促进光合作用。
时间一天天过去,跳舞兰一天天好了起来,叶子又变得油亮翠绿,又恢复了以往的勃勃生机。幼儿也跟着开心起来,因为他们亲身体验到了通过自己的努力使一个生命再生的快乐。
其实我很稀罕
来到这个班集体已经快三个年头了,看到这帮孩子们快乐的身影,想到马上就要和他们分别了,不知不觉发现自己已经很舍不得他们的离去了,在朝夕相处的岁月里,孩子们不仅成长了,我也因为他们成长了。想想挺可笑的,当时我是那么地不情愿来教这帮孩子呀!
依稀还记得,那大概是一个八月份的最后几天吧,接到学校的电话,得知下学期我要教四年级,这让我既庆幸,又不免有些担忧,庆幸的是自己已经连续教了两届毕业班了,这次终于不用继续留在六年级奋战,可以去中年段“舒服”一下;但心中不免有些担忧,不知自己到底会接哪个班级,这个年级其它班级都还不错,不过三班却让所有的任课老师都感到十分的头疼。
现实总是残酷的,十分不幸的,我被亲点去接这样一个人人“畏惧”的班级,对于我来说这真是犹如晴天霹雳,一个个对这个班级的评价一股脑儿的出现在我的脑海里,“这个班家长从来不管孩子的学习!只管吃,只管喝!”“家庭作业经常不写。”“这个班家长经常跟老师对着干!”“这个班的孩子胆子特别大,经常和老师顶嘴。”……我不能再想下去了。
好事不出门,坏事可是一会儿就能传千里,每碰到一个人,他们都会用同情的眼神看着我,话语中对我的未来充满担忧,再加上和上任语文老师进行“绿色接力”时(学校的一个传统,凡新接一个班级都需要与上一任老师了解本班每位同学的基本情况),她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如释重负和兴奋,让我原本就有些沉重的心情几乎跌落谷底,所以她说的大多,我都没有心情去听,只是感慨上天为何对我如此的不公平呢?
很快就到了开学的日子,为了能更好的管理班集体,首先我想到的就是改选班干部,一直认为一个班级管理得好与坏,绝不是老师的功劳,它应该是所有班干部的责任。为了提高所有同学的积极性,我规定只要你有为班级同学服务的想法,都可以竞选。其实,我也想借此机会来了解一下全班同学。
果不其然,前来竞选班干部的同学异常踊跃,最终当选的人员不出所料,虽然我对这个班级了解得还不够多,但是我想大多数学生可能都会把自己的票投给原来的班干部吧,因为他们在这个班级里肯定会有一定的威望和支持者。不过还是有我没有想到的,这一次的选举让他走进了我的视线,他叫巩某某,原来是班级里的劳动委,可是在这次竞选演讲后的投票中,他居然只获得区区一票,可想而知,全班没有一个同学选他(这一票事后知道是他自己投的) ,这真的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唱票结束后,我明显地能感受到他的表情充满了不满和不屑,嘴里不停嘀咕什么,大概是“不选我就拉倒,谁稀罕!”之类的话吧!为了调节气氛,我笑着对大家说:“没关系,没有当选班干部的同学不要灰心,不做班干部也是可以为大家服务呀!”没想到我的一句好心话,却遭来他的大声反抗:“我就是不稀罕!”……
放学之后,在召开第一次班干部会议时,我顺便问了问孩子们为什么不选巩某某做班干部?因为这真的让我很疑惑,能被前任班主任选为劳动委的同学,他的整体素质应该不会差到哪里,为什么居然在班上就没有人愿意投他一票呢?孩子们的回答也让我有些吃惊,“我们都不喜欢他。”“他特别讨厌。”……
开学工作是忙碌的,所以对于孩子的这些话我也并没有放在心上。不过一次外出听课,班级里发生了一件事,让我有些明白了这其中的原因。
有一次去外地听课,需要三天,临行前我安排了每个班干部各司其职,又拜托副班主任帮忙管理班级,本以为不会有太大问题,因为毕竟他们不是一二年级的小孩子了,但回来时还没等我到班级里上早读课时,就有小干部到我的办公室向我报告:“在你不在的时候,巩某某把班上的一把椅子给砸坏了……”
我有些生气,来到班级里,并没有上早自习,而是询问了整件事情的经过,原来班上的孩子们大多数都有自己的QQ号,平时没有事的时候,他们总喜欢上网聊天,这天下课,巩某某看到班上有两位同学在走廊里说着悄悄话,他便站在窗前想听一听他们在说什么,误以为他们俩个准备盗取他的QQ号,所以就和其中一个男孩子大打出手,在两人打架的过程中,他把放在后面闲置的板凳砸坏了……了解完情况之后,我更加生气了,不管怎样也不能因为自己的无端猜疑就打别人,而且还损坏班级财产,于是我毫不客气地批评了巩某某几句,没想到他不仅不承认错误,还很不服气,硬是不承认自己有错,对我拍桌子,瞪眼睛,我被他这样的行为震住了,不过有些孩子气的我,也不甘示弱,被一个学生吓住了,多没有面子,他越是不承认错误,我越是要他承认,我们就这样僵持着……
是上课铃声让我恢复平静,回到办公室,坐在办公桌前,我冷静下来,发现自己有点太意气用事了,不管怎样,即使学生错得再离谱,我都不应该和他们生气呀!他们毕竟只是孩子,有哪个孩子没有犯过错误呢!我有些后悔了。就在这时,我们班的副班主任来找我,发现我的神情有些古怪,我苦笑了一下,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他,和他交流了这个孩子的情况,他告诉我,其实他也有和我一样的感受,巩某某这个孩子其实各方面都很优秀,但总觉得他浑身都是刺,听不得别人对他的意见,更不要说是批评了,所以让人觉得很难相处,他就像一只小刺猬一样,总是喜欢竖起自己的刺来攻击别人,慢慢的,所有的小朋友都不愿意跟他玩了。
于是,我决定和巩某某谈一谈,我想了解一下他是怎么想的,首先,我和他道了歉,从他的表情上看,他很惊讶,不过他愿意和我说话了,我想他应该接受我的道歉了吧!他告诉我,他知道全班小朋友都不喜欢他,但是他不在乎,在他看来,所有小朋友都对他有偏见,他总是对别人充满了怀疑和敌意,这时我才发现问题的严重性,我想,如果这时我硬是让他承认自己是错误的,情况一定会更糟糕。我有些不知所措了,不知到底该如何帮助这个孩子了?
下课了,我站在教室的走廊上护导,看着孩子们三个一群,四个一伙的玩着闹着,只有他一个人孤零零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他不时地看着从他身边走过的身影,我惊喜地看到了他眼里流露出的一丝渴望,只有那么一下下,不过我看到了。回到办公室里,我回想刚才的一幕,可能这个孩子并不像他所说的那样,那么不在乎其他人的看法,可能就像俗话所说的那样,“越是在乎,表现出来得却越是不在乎。”因为他害怕别人不喜欢他吧!害怕受到伤害吧,所以才把自己包裹起来,用不屑来掩盖自己内心的渴望。外表看上去虽然十分强势,其实,内心却极其脆弱。
想到这里,我觉得有些心酸,现在的孩子可能并没有我们所想象的那么快乐,他们孤独,但却并不太会和别人交流,我想帮帮他!我想让他明白,其实没有人对他有敌意,但我又不想逼着其他同学接受他,那样可能他会更受伤吧!
于是,在上课时我经常给他机会来展示自己,让班上的同学看到他的才华,在集体活动中,我尽可能让他融进整个集体当中,让他对其他同学不再有“敌意”。机会很快来了,在一次校运动会的接力比赛中,我选了巩某某和其他三名同学一起参加比赛,前三棒的同学速度都差不多,所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最后一棒,接棒挺顺利的,只见巩某某使出了吃奶的劲向前冲,就在这时候,不知为什么,只见巩某某重重地摔倒在地上,班上的同学立刻都从自己的座位上站了起来,大喊:“巩某某,加油!加油!”在大家的鼓励下,巩某某重新站了起来,不仅跑完了剩下的路程,而且以小组第二的身份进入了决赛,许多同学早已迫不及待地来到终点迎接他们心中英雄,我知道就在他们互相拥抱的那一刹那,所有的同学都喜欢上了这样一个身上流着汗,会笑的大男孩,因为这时的他已经没有那浑身的刺了,变得十分可爱。而他也已经放开自己,敞开自己的心扉了,因为他笑得是那么的开心,叫得是那么的大声。而看到这一幕的我也笑了……
我想,这个世界应该不存在不想被别人理解,被别人接受的人吧,每个人都渴望能够融入集体,都渴望被别人欣赏,越是表现的不在乎,可能在内心越是在乎吧!
现如今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有的在“糖水”里长大,从小受到父母的百般呵护、溺爱、娇宠,养尊处优,一帆风顺,好比温室里的花朵,往往经受不住任何风吹雨打。有的属于“留守孩子”,父母疏于管理,耽于教育,出现情感断层。有的生活在单亲家庭、离异家庭,感情冷漠。他们往往表现出不相信同伴,不会与人相处,无法融入集体,好像全身长满刺,对身边的人怀有敌意,觉得每个人都和自己过不去。
其实,这些孩子并没有我们所想象“坚不可摧”,他们有着极其敏感的内心,十分渴望得到别人的喜欢。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教师的我们,如果仍然采取苦口婆心的告诫或者是严厉的责备,换来的只会是孩子们更冷漠的反抗。有时细细想来,其实责任并不全在学生,我们的教育方法其实也出现了问题。新时代的孩子,也需要教师与时俱进,用新的眼光、新的观念来看待、教育学生。我想如果当时,我在气愤的情况下,请巩某某的父母到学校,亦或是惩罚了他,可能这个孩子就会永远地走向教育的反面,后果也是不堪设想的。正像赫尔巴特曾经说过的那样:“孩子需要爱,特别是当孩子不值得爱的时候。”
真正爱学生,就应该想办法了解他们,就必须走近他们的生活,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需要。孩子们都是善良的、真诚的,当然也是可爱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是孩子。其实很多时候,他们变得孤立,变得沉默可能和我们有很大的关系。
有时我会觉得自己像个魔法师,有机会改变每个学生;不过更多的时候,我觉得被改造的是我才对,因为有了这群可爱的孩子们,让我的心灵变得更纯洁,更剔透,也更敏锐了,谢谢你们!我衷心的感谢你们!
耐心等待,守候花开的幸福
案例背景
在我心中,每个孩子都是一朵会开的花,或迟或早,或长或短;或迎风招展,潇潇洒洒;或含苞欲放,羞羞答答……需要我们用爱去呵护。尤其是孩子犯错误时,更需要我们怀有一颗爱心,耐心地等待,送一缕阳光温暖他们,化一丝春风爱抚他们,就一定会听到世界上最美的声音——花开的声音!
案例描述
1.跳绳风波
记得那是一个冬日的午后,我正坐在办公室里批改作业,门突然被推开了,只见吴梦已哭成了小泪人,“怎么啦?谁欺负你的,快告诉老师。”她伤心地哭着说:“我今天刚带来的跳绳不见了,这是我南京的大姑新帮我买的……”我忙问:“是什么样儿的?什么时候不见的?”和她同来的同桌连声说:“她的跳绳可漂亮了,还是带计数器的,早上第四节体育课时,我和她还在一起比赛的。可中午到校后,就不见了。”“你把它放在什么地方啦,会不会带回家了啊?”“没有,我放学时就把它放在了抽屉里,我想下午来的时候再跳。”
那我们快去班里找找,说不定放在角落里没发现呢?于是,我来到教室发动全班孩子,对大家说:“你们见过吴梦那根漂亮的跳绳吗?”同学们都叽叽喳喳地说见过。“吴梦想把跳绳借给大家玩,可是忘了把跳绳放在哪儿了,你们能帮忙找找吗?”全班孩子一起找遍了教室的每个角落——但令人失望的是……没找到。看来不得不承认:是有人喜欢上了这根跳绳,把它悄悄“借”走了。
2.出谋划策
怎么办?望着一张张天真可爱的小脸蛋,我实在找不出怀疑的对象。还是等等吧!兴许跳绳能自己出现呢!回到办公室,其他老师帮忙出谋划策:“你一个一个地仔细观察,也可让孩子互相观察,发现异常情况向你报告。”“找一面他们未见过的镜子,可以美其名曰‘魔镜’,让全班孩子都来照一照,不敢照的那肯定与这根跳绳有关系。”“你干脆告诉孩子们教室里有监控……”看着好心的同事,我不免有些担忧:这些主意也许会有效,可也会给孩子心理造成一定的压力:互相揭发会使孩子互相不信任,照“魔镜”,利用监控会让“借跳绳”的孩子心怀恐惧而不愿上学。
3.灵犀一闪
思考再三,这些办法都不太理想。怎么办?总不能让这事不了了之吧。事发第二天,我在著名特级教师李镇西的班主任日记《心灵写诗》中找到了答案:班主任最重要不是管理,而是走进心灵,用“悄悄话”的方式可以解决很多问题。我想要是老师和孩子之间说悄悄话,是不是可以拉近我和孩子的距离?如果孩子都把我当朋友,跟我说实话,那么,“借跳绳事件”也就迎刃而解了。
虽然这么想,可心里还是没底:先试试这种方法,看看能否奏效。于是,我立即在班里举行了一个“朋友,我想告诉你一个秘密”的讲悄悄话活动。我对大家说:“小朋友,老师就是你们的大朋友,今天我这位大朋友想和你们做一个讲悄悄话的游戏,愿意吗?”教室里一下炸开了锅,“太好了,我想
一年级的孩子,心灵是那么天真、纯洁。话音刚落,一些活泼可爱的孩子就离开了自己的座位,走向好朋友,开始轻声细语起来。看着小朋友一个一个从自己的身边走过,感觉有点失落:孩子能把他们的秘密告诉我吗?毕竟我是他们的老师!万一没有孩子来找我,丢失的跳绳怎么办?还能找得回来吗?我的心中充满忧虑。这时,性格活泼开朗的高宇蹦蹦跳跳地来到我的身边,“高宇,你想和我交朋友,对吗?”他咧着嘴呵呵地笑着说:“大朋友,我告诉你一个秘密:有一次,我的同桌李响把我的文具盒碰翻了,我就悄悄把他的橡皮藏了起来!”我趁势引导:“朋友,你一定知道该怎么做吧!”他马上就把橡皮还给同桌,还对李响深深鞠了一个躬,说:“对不起!”我本以为他会让我为他保守秘密,没想到孩子能当场认错,我情不自禁地为他竖起大拇指。不一会儿,又有许多孩子来承认自己犯过的一些小错误,他们都得到了我的表扬。“真是勇敢的孩子,记住,这只是我们俩的秘密!”
4.等待花开
“丁零零”下课了,可还是没有任何有关跳绳的消息,可我想:只要我把这个游戏坚持下去,相信会有更多的惊喜在等着我。第二天放学,我正在教室关门窗,一个平日里性格内向的孩子晓菁正在慢吞吞地整理书包。“要不要老师帮忙?”她低着头,不说话,我走到她身边,她红着脸低声说:“
案例反思
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每朵花的成长都有一个过程。我们之所以会犯错,就是因为过重的功利心让我们等不到花儿开放的那一刻,等不及孩子经历完成长的过程;就是因为浮躁的态度让我们少了一种宽容的胸怀,少了一双智慧的眼睛。而今,我回过头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去回味这一切的时候,却发现那微笑的瞬间,我品尝到了教育的喜悦。这一次成功的教育案例给了我很多思考。
我明白教育的等待并非守株待兔,它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无声呼唤,是一种智慧的等待。“孩子犯错,就是上帝也会原谅”,更何况是孩子眼中神圣的教师?我们怎么有理由不去耐心等待呢?等待是一种爱——一种需要爱心与信心的爱。很多时候,孩子的豁然开朗、顿悟清醒,也许就在我们耐心等待的一刹那之后。对于晓菁的这份等待,是我对她犯错的宽容,更是对她自尊的呵护。正是这份等待让她在愧疚之后能够平静而从容地抬起头……也正是在等待中,我享受到了别样的幸福。
其实,一个孩子从幼稚走向成熟是一个过程,我们不能用成人的眼光来看待孩子,不能用同一个标准要求所有的孩子。对于有些孩子来说,成长的过程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放慢爱的脚步,用我们的真诚、宽容、耐心、期待、信任、尊重……学会等待,在等待中守候花开。
掩卷反思,教育是一个等待的过程,而等待也是一个教育的过程,在等待中付出必然能在等待中收获。种子会慢慢地发芽,花儿会悄悄地开放,我会静静地等待。我要用汗水浇灌校园沃土中的每一种植物,耐心等待每一株鲜花争奇斗艳、每一棵小草勃发生机。我将用我的等待引领每一个孩子都揣着自信,走向成功!让我们一起耐心等待,倾听花开的声音,守候花开的幸福……
别让“意外”搅了“教学”的局
【案例背景】
课堂教学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教学活动,教师在教学之前要对课堂进行精心预设。而实际的课堂是师生、生生不断交往互动的场所,是教师与学生个体或群体之间的知识、个性、情感不断碰撞、整合、调适的场所。所以,课堂总是处于一种流变生成状态。即使教师预设再完美也难以预想到课堂教学中所有可能出现的变化。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根据变化的情形,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行为,根据自己对课堂上各种信息的综合把握,及时做出判断,采取得当的措施。因此如何有效、巧妙地解决这些生成性的问题,实践教育智慧,建构开放生成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课堂,成为物理教学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作为一名农村中学的物理教师,由于实验器材的匮乏,在实际实验教学中就时常遇到一些“意外”,这些“意外”一方面给我的的实验教学带来了的挑战,另一方面也成为课堂中鲜活的教学资源,给我的实验教学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
【案例描述】
上午第三节课,我拎着满满一盒子实验仪器匆匆从实验室赶向初三(1)班的教室,还没进班,就听到里面一片鼓掌声和欢呼声。
“做实验,哈哈……”“看,那是什么?”“咦,那不是吸铁石吗!”……刚进入班级就听到下面学生七嘴八舌的谈论着。
“大家安静,在开始上课前我先强调几点,首先,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正式进入第十六章电磁场的学习了,这一章内容相对比较抽象,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为了便于大家理解老师特意准备了很多实验。”讲到这里,班上顿时又是一片掌声。“第二” ,我继续说道,“大家也知道我们是农村中学,实验器材比较匮乏,所以请大家在实验过程中一定要遵守实验规则,爱护实验器材,有问题请及时举手。”说完,还是生怕实验过程过于混乱,达不到预期效果,我又补充道:“还有,如果有同学不按实验规则,随便破坏实验器材是需要照价赔偿的。”
说完,我就正式进入了磁场一章的教学。由于是第一课时,所以本节课主要的任务是带领大家认识磁体以及通过实验研究磁体的一些性质及特点。在教学进行到一半时,我就让课代表将磁体,大头针等实验器材分发到各个小组,让学生自己按照课本要求进行探究。班上顿时热闹了起来。
“请大家按照课本要求进行实验!”我又提高分贝在班上强调了一遍。
突然“啪”的一声,班上顿时静了下来,所有的眼神顿时盯着一个人——小丁同学!
“怎么回事?”我第一时间质问道。
“老师,我不是故意的。”看着地上裂为两段的条形磁体,小丁委屈的说道。
“没用了!”“要赔钱啰!”“刚好裂成两半,一半一个磁极!”下面的同学开始讨论了起来。
当时的我十分生气,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正准备好好训斥小丁一顿时,我忽然想起了《中国教育报》上的一篇《请平移到我这里来》的文章,讲得就是教师如何正确处理课堂上发生的一件突发事件。“这不正是一个相似的事件吗?如果我当众训斥了小丁,对小丁的伤害会有多大?以后他还会用心去实验吗?如果学生因为怕损坏器材而不敢去用心实验,辛苦准备的实验还有什么作用?”想到这里我就接着大家的议论声反问了一句:“这个条形磁铁还有用吗?”
“肯定没用了。”小胡确定的说道。作为学习委员的他思维一向比较敏捷。
“为什么呢?”我继续反问道。
“我们刚刚学过,一个磁铁应该有两个磁极,现在这个条形磁铁裂为两半,一半红一半蓝,每一半只有一个磁极,所以肯定没有用了,除非用胶水把两半连接起来,才能重新成为一个磁铁。”小胡不无得意的说道。
“我也同意”“肯定没用了”……下面声援小胡的不在少数。
“真是这样的吗?刚好老师这里还有几块断裂的磁体,那就让我们用实验来说明问题吧”我顺势引导。
顿时,下面又开始忙活起来。不一会儿,刚才在下面一直声援小胡的班长小王突然站起来说道:“老师,断裂的一半还是有两个磁极,你看。”说着,举起手中的半块磁体,只见两端各挂了长长一串大头针。其他小组见状,也都纷纷拿起手中的半块磁体试验起来。
“原来没有坏啊!”“现在是一块磁体变成两块了啊!”下面又开始议论起来。
见状,我顺势开玩笑的说道:“看样子小丁非但没有破坏我们的磁体,还给我们多创造出一个磁体啊!不过我们现在的磁体是刚好够用,同学们可别再创造出那么多新小磁体了。”这时小丁也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
只见下面笑成一片……
【案例反思】
1.重视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物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实验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学习最好的方法是在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高度的主观能动性。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生对课本中的理论学习缺乏主观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而物理实验具有真实、直观、形象、生动等特点,同时在实验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容易让学生形象生动地掌握原来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而且提升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所以在进行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借助实验更容易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例如:“惯性”一节中“用直尺打棋子”和“拉小车,木板倾倒”的实验;“大气压强”一节中“覆杯实验”和“马德堡半球实验”等等,这些实验都极大的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重视和加强实验教学,是诱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环节。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时常以实验设备不足、实验现象不明显、时间不允许等等各种理由借口剥夺了学生实验的权利,但同时我们必须清楚,在我们剥夺学生实验权利的同时也一并带走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渴望。直到现在,当我拎着实验器材走进教室,学生为实验而鼓掌兴奋的场景依然让我难以忘却。
2.以人为本,从细微处关注学生的发展
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造就这样良好的教学氛围,那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作用。” “以人为本”就是这种教学思想的具体体现。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以每一个学生为本。这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需要全体教师加以落实的要求。“以人为本”还需要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关心爱护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服务。实验过程中,专心于实验探究的小丁一时疏忽不小心损坏了一块条形磁铁,当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他身上的时候,他愣住了,并本能地想道歉。这个时候,他已经认识到问题,还有些担心。虽然之前我多次强调实验纪律,但是当时如果我对他严厉训斥一顿,杀鸡骇猴,也能让大家在今后的实验过程中更为注重实验纪律和实验器材的保护。不过,对于小丁学生来说,不仅伤害其自尊,同时也挫伤了其实验的积极性,不利于他的成长与发展。受到《请你平移到我这里来》这篇文章的启发,我当时灵机一动,顺势引导,用让学生出乎意料的方法处理,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意外”得到巧妙处理,既保护了小丁的自尊心,又额外的达成了下一课时的教学目标。以每一个学生为本不容易,不仅要求教师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还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巧妙的教育方法,从小事着手,从意外开始,从细微处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3.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题,提高教学效率
钟启泉教授曾说:“课堂教学不应该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预设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及的体验,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小丁的意外事件,虽然打破了我的预设,但却带给我额外的惊喜,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更让我顺势达成了超出预定的教学目标。所以,教学中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问题显得极为重要。
首先,课前精心的预设是课堂精彩生成的基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由于教学是一个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所以教师必须在课前对自己的教学任务有一个清晰、理性的预设,这也是有效课堂教学开展的前提,因此要重视预设。
其次,由于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因此再精心的课前预设也无法预知全部的课堂生成。所以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难免会发生诸多的意外。但是只要我们有足够的心理准备,灵活应对,有时意外的“生成” 也许反而成为我们课堂的一个预料之外的精彩之举!
因此,只有将课前预设与课堂生成进行有机融合,即弹性“预设”,善待“生成”。让课堂教学因预设而有序,因生成而精彩。这样,我们的教学才有活力,课堂才能鲜活。
化解矛盾的“叉叉”
接手一年级已经一学期了,孩子们已经慢慢熟悉了小学生活,只是,每天都会有孩子来办公室“打小报告”,不是被别人踩了脚,就是不小心被撞了,多半只是道个歉即可的事情,却总是会发生争吵。一再教导孩子要学着谦让,却总是难以让孩子学会自己解决,长期下来,实在让人烦不胜烦。
那天,班上两个孩子跑来大声告诉我:“灿灿和洋洋打起来了。”我问明大概,原来是洋洋将灿灿的玩具踩坏了。
到教室后,我看到两个孩子互不相让,互相指责。灿灿一脸怒气地瞪着洋洋,而洋洋则低着头把玩着衣角,嘴巴撅得老高,一边还嘟囔着再也不和灿灿做朋友了。我想了想,带着他们一起去了办公室。我从抽屉里拿过来一支铅笔和一张大纸交给灿灿,笑着对他说道:“灿灿,给你笔和纸,如果你觉得洋洋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对,就在纸上画一个叉叉,你觉得他错的越多就画得越大。”
灿灿正在气头上,一把抓过我手里的铅笔,毫不客气地走到纸边,画了一个比他自己拳头都大的叉。
“这是因为他不小心踩坏了你的玩具吗?”我摸摸他的头,心平气和地看着雪白的纸上出现一个突兀的大叉。
“是故意的。而且,踩坏的玩具是我新买的铠甲勇士模型。”灿灿一脸气恼地纠正道。画过一个超大型的大叉,心里有一点出气了,让他觉得很过瘾。
我瞄了一眼开始有愤愤不平之意的洋洋,手搭在了他的肩上阻止他说话。“嗯,很好。那么,洋洋还做了什么事让你感到气愤或者不甘心的,你想一想,想起一件,就在纸上画一个叉。”
灿灿毫不犹豫地转过身,又画了一个略小一点的叉。边画边说道:“这个是今天上课的时候他随便拿了我的橡皮,还有这个,是昨天玩大富翁棋的时候他炸了我的房子……”灿灿喋喋不休地一边说着,一边在纸上画了一个又一个叉叉。有些理由听起来无比可笑,我都忍不住弯起唇角。
可是在洋洋看来一切就不是那么的好笑,他再也忍不住了,指着灿灿反驳道:“你也有很多错误,是你先反悔不让我玩玩具的……”我打断他的话,又拿出了一支铅笔和一张大纸,放到旁边的桌上,对洋洋说:“既然你觉得他也有错,那么你也去画吧。”洋洋毫不示弱地瞪了灿灿一眼,也一边说一边飞快的画起来。一时间,这间不大的办公室里充满了此起彼伏的小孩子怄气的抱怨声。
不知道过了多久,办公室里的声音慢慢停了下来,说话的频率也慢了起来,两张纸上的叉叉也越画越小了起来。我看着两张几乎已经被画满的纸,无比惊叹。原来这两个小家伙已经累积了这么多对对方的不满?平时还真是一点都看不出来呢!
这时,两个小家伙已经再也想不出来还有什么地方结仇了,终于停了下来。但是两人在不约而同的回转过头时,看到对面纸上那满满一张的叉叉,都同时哼了一声扭过头去。
我看得有趣,还以为这两个小家伙会有什么解不开的过节呢,原来也不过是一些小孩子的摩擦。我拿来两块小橡皮,分别交给洋洋和灿灿,温和的说道:“下面你们两人交换场地,每人开始回忆对方为自己都做过什么事,每回想起一件,便把纸上画的叉叉擦掉一个。看谁先擦完。”
两个小家伙互相看了看,洋洋越看对面纸上的大叉叉就越碍眼,首先跑过去用橡皮蹭掉。“前天放学你分给我一个梅花糕吃!”
灿灿也不示弱,想了想跑到洋洋画的纸前。边说边擦掉一个叉叉。两人互不相让,争先恐后的擦着,和刚才越画声音越大相反,这次两个人越说声音越小,不知道过了多久,两人都气喘吁吁地放下手里的橡皮,看着两边已经没有任何叉叉的纸张,均呆了一下。我把两人唤到身前,牵了两人的小手问道:“现在你们还愿不愿意再继续做朋友了?”灿灿和洋洋不约而同地低了头,不好意思的笑了出来,心中所有的小摩擦都像是方才擦掉的那些叉叉一样,被擦得干干净净。
我满意地笑笑,看来这种方式的劝架还真是不错,让他们在游戏中了解对方的好,忘记对方的坏,而且,最重要的是开诚布公地讲了出来。
其实,孩子之间的矛盾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通常老师只是讲讲道理,要求孩子要宽容、谦让,安抚之后就随意结束,但是孩子并没有学会如何宽容谦让,所以当矛盾产生时,很多孩子仍然会采用打架、对骂的方式解决纷争。而且,小孩子都是自私的,都会先从自己的方面去考虑,这样往往就很难看到他人的好,即使在老师威严下道过歉了,仍然不知其“所以然”,长此以往,小矛盾积累成大矛盾,反而会影响同学之间的友好关系。通过这个小游戏,先让孩子发泄出心中的不满,再让孩子自己发现小伙伴的优点,特别是他对自己的关心,用长久的“好”来填补一时的“坏”,孩子自然就知道,该如何和朋友宽容谦让的相处了。
两种“本能”
——我的三则教育故事
当学生出现一些问题时,简单地批评或处罚,这是每个教师都无师自通的,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本能”。但我们常常发现,这种“本能”收效甚微,学生很快“旧疾复发”,甚至愈演愈烈。所以我慢慢尝试克制自己批评的“本能”,竟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读书笔记
小李刚从农民工子弟小学升入我校,我第一次批改他的“读书笔记”, 发现他只是随便抄了一篇短文,字迹很潦草,一看就知道他讨厌写作文。
其实在开学第一节作文课上,我已经详细地介绍了怎样写“读书笔记”,并强调了书写要工整,没想到小李还是明知故犯,我有些生气。本想马上把他叫过来好好训导一番,然而,在我仔细地看了小李抄的那篇关于朋友的文章之后,一个想法闯人我的脑海,让我改变了主意。
那天下午的语文课,我先让学生们说说自己对于“朋友”的理解,学生们的发言很积极.等好多学生都说了自己的想法后,我说:“刚才这些同学对‘朋友’多多少少都有自己的体验和理解。老师这里有一篇写‘朋友’的文章,现在念给大家听,看看和你们的想法有什么不同。”紧接着,我开始声情并茂地朗读起来:“除了亲人,恐怕只有朋友这个词可以表达人与人之间的亲切了。有了朋友就远离了寂寞,有了朋友就有了欢乐,有了朋友也就拥有了好心情。朋友,是你可以寻找帮助、诉说烦恼的人,也是需要你帮助、排忧的人。伤心的时候,困难的时候,成功的时候,他都在场,这就是朋发!好朋友,可以说心里话,彼此关心,相互勉励,共同进步,有时吵吵闹闹,却从不伤感情……当我读完时,学生们不约而同地鼓起了掌。
小翔情不自禁地说:“老师,这真是一篇好文章啊,很精练地写出了真正的‘朋友’是怎样的。”
明慧也说:“这篇文章让我知道了怎样交朋友,怎样对待朋友。
“老师,您是从哪里找到这篇文章的呢?”小静好奇地问,“我也想摘录!很多学生激动地搭话:“老师,我也要!我也要……”
“好,那老师就告诉你们吧,文章不是我摘录的,”我微笑着说,“而是——小李摘录的,老师在这里也要感谢他为我们带来了这样的好文章!既然大家这么喜欢,那就让负责黑板报的同学把它抄写在黑板报上,方便大家阅读摘录!”说着,我用赞许的目光看着小李,学生们露出了羡慕的神情。而小李呢,一直处在兴奋之中,从他那既高兴而又有些羞涩的表清里,可以读出他被老师表扬、被大家接纳的快乐。
课后,我把小李叫到办公室说:“你能把文章再抄一份吗?这样方便出黑板报的同学抄写……”小李二话没说,满口答应。
第二天一到学校,小李就把抄好的文章拿给了我。我接过一看,呵,他把文章端端正正地抄在了稿纸上,从那一笔一划中可以看出他的用心。
移山大法
有一则故事:一位大师几十年来练就一身“移山大法”,慕名而来的人请大师当众表演。大师来到一座山前坐了下来。众人等了一会儿,却见大师起身跑向山的另一面去了。然后,大师告诉众人表演完毕,众人大惑不解。大师微微一笑道:这世上根本就没有什么“移山大法”,唯一能移动山的方法就是“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一天下午,课代表小王一脸沮丧地来到办公室,抱怨说:“老师,好多人都不交作业。”“不交作业?”我陷入了沉思:发火是没用的,顶多好几天,然后依然如旧。既然“山不过来”,那“我就过去吧”。
自习课的时候,我拿着红笔走进了教室,按顺序给学生面批作业。见状.其他学生纷纷拿出自己的作业本,摆在课桌上。那些没有完成作业的学生,见我“地毯式”批改作业,一个都不放过,也都飞速地写起作业来。一节课下来,一直俯身讲解的我腰酸背疼,但心情却非常舒畅。长时间以来,由于大多数学生都没有养成主动问问题的习惯,而老师又不能及时辅导,致使作业本上的错误依旧。而这一次我不但批改完了班上所有学生的作业,还“新账旧账一起算”, 学生们原有的一些学习困惑都得到了满意解答。
这之后,他们不但作业上交积极了,而且学生们主动问问题的也多了。
不痴不聋,不做阿家翁
这学期我发现一个怪现象:小张平时语文课表现特别好,古文默写次次满分,可期末考试成绩勉强及格。为了解开这个谜团,我在默写时特意留心小王并在班里展开调查,终于发现原来小王平时默写时作弊,有时写在桌子上,有时小抄夹在指缝里……简直就是无所不用其极。
小张这样的学生以前我也曾遇到过,不过他表现得更激烈些。他是一个十分要强的学生,虚荣心非常强。因为他是班干部,在同学中有一定的威望,所以他不自觉地将自己的目标定得很高,要求处处给同学做表率;但同时他又十分浮躁,目光短浅、自欺欺人,幻想不劳而获。按照心理学原理,其实他这样做,恰恰说明他心虚,是不自信的表现。
以往遇到作弊事件,我一般会直接在班里不点名将事情描述一番,然后全班一起分析原因,指出这种“掩耳盗铃”行为的危害,促使当事者改正,并且要求大家一起监督。另外一种稍微缓和些的做法就是将其叫到办公室,私下交流督促。可是小张个性张扬、崇拜英雄、自认为是班里“最有男子汉气概”的,喜欢说大话,是典型的“顺毛驴”,只喜欢听表扬,越表扬越来劲。我冷静观察他一周,他似乎意识到什么了,刻意表现得很好。既然这样.我决定暂且不揭穿他,先让他“假装”。装的过程就是好习惯养成的过程——“装”习惯了,也就成真的了。这样会帮助他真正强大起来。
为此,我在班会上总结期中考试时,提到有些同学在大考中心理过于紧张导致成绩不理想并有意识地提到小张:“小张同学平时的语文成绩是咱班的‘一哥’,这次考试‘马失前蹄’,但是我们大家都相信他的实力。”听到我这番话,教室黑瞪大眼睛的不仅仅是小张,数十双眼睛里满是惊诧。放学以后,我又特意找到小张,拍拍他的肩膀:“小张,压力不要太大,我相信你的实力和潜能,你平时默写全都会,这次是太紧张了。看来你要好好调整一下心态,要记住:你是咱们班的学习风向标,不能因为一时的挫折就放弃。我看好你,不要让我失望啊!”这个倔强的男孩都快哭了……我知道,这是我最成功的一次“言不由衷”,但却给他注入了催化剂,我的“善解人意”会使他没有退路。
我的这种做法极大地满足了小张的心理需求,不但帮其掩饰了过失、挽回了面子,而且使其“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如何发?只能拼命学习,充实自己,以达到真正的提高。他后来在周记里写道:“我不敢停下来,也没有时间停下来.我是‘过河卒子,只能进不能退’,否则等于承认我不但学习不行,而且品质很差,我必须学习学习再学习,我只有使自己真正强大起来才能弥补以前的过失。语文老师铺天盖地的表扬,班主任满满的期望,同学们质疑的眼神,都鞭策着我克服懒惰、浮躁、虚荣。我拼了!”
接下来让我更得意的是,所有老师都惊讶于小张的表现,他不但踏踏实实地学习,而且为人诚实大度,作业工整认真,上课表现更好,工作做得更加到位。期末考试一举跃到班级前十。如今,他稳稳地位于班级前十,已成长为一个更加理性、沉稳、健康的阳光男孩。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似乎忘记了,每个孩子内心都有“想好”的愿望,这也是他们的“本能”,只不过常常被懒惰等负面因素所蒙蔽。擦亮他们蒙尘的眼睛,激发他们“想好”的“本能”,才是我们教师应该做的事情。我们批评的“本能”只会压抑他们“想好”的“本能”,只会使他们的眼睛越来越黯淡。
两种“本能”其实也就是两种角度,一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一个是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说到底,教育是科学,也是艺术,更是情感的。当教师真正关爱学生,用心、用情,从不同的视角去解读和对待学生,自然就会主动地克制自己的“本能”,从而激发出学生的“本能”,创生出更多和谐美好的音符。
站点统计: 今天访问: 30124 昨天访问: 22704 本月访问: 468147 上月访问: 1284253 访问总数: 22304765 会员总数: 157 文章总数: 19000
copyright ©南京市江宁区淳化初级中学 地址:江宁区淳化街道淳关路456号 技术支持电话:(025)52294723 校长办公室电话:(025)52290438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