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教育研究>>校本培训>>阅览文章

[校本培训]新课标要求提高语文教师的自身素养

时间:2008/1/10 13:26:39 来源:作者:无字体显示:大 中 小阅读:1562 次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新课标的教育,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种教学理念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精神力量的教育。

新课标的具体实施,归根到底是依靠我们教师去落实教育教学实践。教师本身是否具备的素养,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的成败。为培养跨世纪的一代新人,我们中学的语文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素养。

新课标的实施对中学语文教师提出了这样的素养呢?本人认为,除了政治思想、道德伦理素养之外,就是专业文化素养,教学技能素养,身体心理素养,学科综合素养和教育科研素养等,其中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最重要。

转换教育观念,积极进行教育实践。教师的教育观念,直接影响到自己的教育态度和行为。所以我们语文教师应意识到自己的教育观念需要彻底更新,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才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有句话“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学生的一切”,这就是以育人为本的教育观,要求我们教育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教学的结果是使学生成为智能一体,知情协调,一般能力与创造品质并重,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统一,德才兼备,身心和谐发展的人,最终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展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早实践中学会学习。因此教师惟有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才能不断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性,只有不断增强自己的创新精神的教师,才能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

提高师德修养,不断完善自我。大教育家夸美纽斯早就指出教师品德的重要性:“教师的职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学生具有向师性的特点。教师的言论、行动、为人处世的态度,都对学生具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我们自己不断提高教师的素养就成了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要有当一名人民教师的光荣感、责任感、使命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一名教师对学生的影响绝不仅仅是学识上的影响,更有思想的、人格的影响。教师作为一个人,作为社会中的一个人,作为对处在变化、成长时期的青少年有着巨大的有是潜移默化的影响的人,他的真正威信在于他的人格力量,教师的人格会对学生产生长远的甚至是终生的影响。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师工作的最大特点在于它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的基本关系,师生关系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而不断进步。现代的师生观倡导的是以尊重学生的人格,因材施教,平等地对待学生,以热爱学生为基础,同时看到学生是处在不成熟的、发展变化中的,对他们正确引导、严格要求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帮助关系。这样,才能彻底改变那种粗放式的教育教学模式,真正把精力放在研究每个学生的特点上,努力发现和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进步。

增强依法从教的意识,适应教材的需要。新课标新教材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和基本任务。特点: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任务: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把握人文性、实践性、母语性等这些学科的特点,着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如果我们依旧沿袭习惯的老一套教学模式,教学方式,诸如程序化的教学模式:确定教学目标、启发学生思考、阅读课文、当堂讨论、练习,当堂知道结果、小结。或是串讲的模式,写作背景、作者简介、词句分析、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的一套,教学内容仍然被固定在“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的框框内,那么“新课标”只能是一纸空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只能停留在口号上。传统教学,重“教”轻“学”,重灌输轻获取。灌输充其量只完成知识的传递,教师如果关心给学生传递信息,却从不关心学生这样收集信息、应用信息,学生的主动参与、主动求知的过程被忽视,积累、感受、实践、创新的学习活动被剥夺,又怎样能指望学生语文素质得到提高,人格品质得到完美呢?

跨进新世纪,进入知识经济社会,知识更新,信息传递将飞跃发展。当今的学生是伴着电视长大的一代,电脑网络的出现使学生的视野发生深刻的变化。新课标新教材强化了语文学科同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构建了开发而富有创新活动的课程系统,如果我们不会分析新情况、研究新问题、寻求新方法就难免误人子弟。因此,教师除必须具备较厚实的语文素养还应有宽广的史地、艺术等人文知识基础,乃至理科与之相关渗透交叉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增强学科综合素质,是教师的当务之急。

现在教学论认为:学习方式是决定学习质量的重要环节。学生学习与发长好坏受多种因素制约,而主要因素是看其参与学习的过程及学生的实践体验,比如:语文教学中语感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如何培养?语感就是直觉,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学生加强语言积累,加强感悟。加强体验。惟有对文学、文化作品进行审美的体验和感悟,才能深入到达作者潜意识的层面,理解作品。

教师要摆脱当教材内容更新、丰富时学生思维活跃时一筹莫展,惊叹“这书没法教了”的尴尬局面,惟有不断充电,提高自己的素养。站得高才能望得远。

当然,实施素质教育对中学语文教师素质的要求不仅是多层面的,更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结构,教育的全程和全面中的诸多环节、因素都对整个教育效果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关系到素质教育的成败。加深理解并坚决落实素质教育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完成发展人的能力的任务,为培养跨世纪的高素质人才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分享到: 0